学校名称: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系名称: 艺术与体育系
专业名称: 体育艺术表演
专业代码: 570316
修业年限: 3年
专业带头人:
企业专家:
执笔人: 陈曦
系负责人: 刘 旭
教务处制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2024级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体育艺术表演
专业代码:570316
二、入学要求
普通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历。
三、基本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4-1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 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
教育与体育大类(57) |
体育类(5703) |
体育(89); 教育(84) |
舞蹈演员(2-09-02-04); 其他教学人员 (2-08- 99) |
舞蹈演员 舞蹈教师 文化艺术培训人员 操课教练 |
表4-2职业岗位能力与课程对应表
序号 |
职业岗位 (领域) |
对应典型工作任务 |
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 |
对应课程名称(或学习领域名称) |
1 |
舞蹈演员 |
按照舞蹈编导的设计或舞剧、歌舞剧、音乐剧的剧本,揣摩舞蹈段落或舞剧,参与二度创作 |
能力要求:具备基础舞蹈素质;自己能独立进行舞蹈创作。 素质要求: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表演天赋和发展潜力,热爱演艺事业。 |
晚功、舞蹈创编基础、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摩登舞动作分析与编舞、音乐基础与应用、剧目编排、流行舞、芭蕾基础训练教学法 |
2 |
舞蹈教师 |
舞蹈教学计划的制定、舞蹈基本功及成品舞的教授、舞蹈的创编 |
能力要求: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有被认可的舞蹈教师资质。 素质要求: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教育事业,有耐心和爱心,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服务精神。 |
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摩登舞动作分析与编舞、舞蹈创编基础、剧目编排、运动伤病防护与急救 |
3 |
操课教练 |
带领并指导会员进行舞蹈类团体操的练习;团体操课程的更新与推广 |
能力要求:掌握舞蹈类创编与教授的相关知识;能够指导会员安全、科学、有效的进行操课的训练。 素质要求:具备服务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尽职尽责、乐于奉献、遵纪守法、诚实公平、的职业道德素质。 |
健美操训练与指导、舞蹈创编基础、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摩登舞动作分析与编舞、健身瑜伽 |
4 |
瑜伽教练 |
瑜伽课程的编排与教授 |
能力要求:能够编排并教授不同风格与流派的瑜伽课程;能够根据会员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瑜伽训练计划并指导实施。 素质要求:具备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尽职尽责、乐于奉献、遵纪守法、诚实公平、的职业道德素质。 |
健身瑜伽、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伤病防护与急救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崇德知礼、身心健康、职养深厚、精技强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意识,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体育艺术表演编导基础知识、体育艺术表演项目培训与技术指导、体育艺术表演项目推广营销能力等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舞蹈创编、舞蹈教学等职业岗位,能从事团体及个人体育艺术表演、体育舞蹈教师、健身操编排与指导、体育及演艺表演和活动组织、项目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通过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结构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到2项专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到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结构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体育舞蹈表演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体育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5)熟悉体育舞蹈、健美操、流行舞等基本理论知识。
(6)熟悉体育舞蹈教学以及编创的基本知识。
(7)掌握与体育艺术表演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
(8)了解艺术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基础知识。
3.能力结构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较好地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图像等的基础能力。
(4)具有较强的身体控制、跳转翻等舞蹈基本技能和舞蹈表演能力。
(5)掌握体育舞蹈、健美操、流行舞等不同种类、风格、形式的舞蹈语汇。
(6)具有一定的舞蹈教学和辅导能力。
(7)具有一定的舞蹈编创和音乐处理能力。
(8)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和舞蹈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教学。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必修/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习、岗位实习、综合实训、毕业报告(设计)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包括军事技能、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体系概论、环境保护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等34门课程。
公共基础限选课程包括:职业形象管理与商务礼仪1门课程。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包括应用文写作等24门全校任选课程(学生在2-4学期选满10个学分)
表6-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军事技能(必修) |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战斗素养,养成良好的军事素养,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令行禁止、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过硬作风,全面提升综合军事素质。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的主要内容、轻武器的战斗性能、战斗班组攻防的基本动作和战术原则,了解格斗、防护的基本知识,了解战备规定、紧急集合、徒步行军、野外生存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熟悉卫生、救护基本要领,学会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学会单兵战术基础动作,掌握战场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 |
1.共同条令教育 2.队列训练 3.格斗基础 4.战场医疗救护 5.紧急集合 6.行军拉练 7.内务秩序 |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室外训练为主,室内教育为辅,重视教学实践。 2.通过实地教学、训练,阐明动作训练要领,实施理实一体教学,并利用有效资源进行信息化辅教。以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 第一学期集中开设,2学分,112学时。 |
2 |
军事理论(必修) |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防间保密意识,增强学生忧患意识,增进学生的国防观念,养成良好的军事素质。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的内涵,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了解军事思想的内涵和形成与发展历程,明确现代战争与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主要内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为国防科研奠定人才基础。 |
1.中国国防 2.国家安全 3.军事思想 4.中国解放军共同条令 5.现代战争 6.高技术战争 7.信息化战争 8.综合训练 |
1.以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为主要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附教,如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教学平台。 2.军事理论课由平时作业、考勤情况、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情况和期末考查综合评定。以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 第一学期开设,2学分,36学时。 |
3 |
思想道德与法治(必修) |
素质目标: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 知识目标:掌握人生观、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理解理想信念、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运行。 能力目标: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传承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崇德向上的道德实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1.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2.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3.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4.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5.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6.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7.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
1.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程中辅以实践教学、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和讨论研修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音频、视频和图片直观展示等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本课程为考试课,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第一学期开设,共3学分,54学时。 |
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 |
素质目标: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知识目标: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及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辨识、分析和评价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的观念,以及自身与他人的行为。增强自身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培养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能力。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6.全面深化改革 7.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8.全面依法治国 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0.加强以民生为中心的社会建设 1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2.建设巩固国防和伟大人民军队 13.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 14.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5.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6.全面从严治党 17.在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
1.本课程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适时结合时事,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翻转课堂、学生探究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通过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2.本课程为考试课,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第二学期开设,共3学分,54学时。 |
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 |
素质目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做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知识目标: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以及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树立唯物史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科学发展观;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
1.本课程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师生讨论为主,采用案例教学发、情境教学发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启发探究式教育,采用混合式、翻转课堂、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多媒体授课。 2.本课程为考查课,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第二学期开设,共2学分,36学时。 |
6 |
环境保护概论(必修) |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的思维、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环境、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伦理观,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看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知识目标:掌握环境科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开阔生态环境保护视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较强的生态环保意识,具备一般环境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现、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
1.环境概念及环境的类型; 2.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3.环境科学思维的方法; 4.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的基本知识; 5.人类活动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带来的影响; 6.环境现状和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7.环境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
1.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运用讲授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翻转课堂、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多媒体授课。 2.考查课,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第一学期开设,共2学分,36学时 |
7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Ⅰ~Ⅳ)(必须) |
素质目标: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能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状态。 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学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常见问题,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 能力目标:具备自我探索、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习的心理健康知识分析、有效解决自身心理问题,学会自助、助人。 |
1.自我意识; 2.人格培养; 3.情绪管理; 4.学习与创造; 5.压力与挫折应对; 6.人际交往; 7.恋爱与性心理; 8.常见精神障碍的求助与防治; 9.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
1.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等方式组织教学。 2.考查课,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第一、二、三、四学期连续开设,3学分,54学时。 |
8 |
大学体育(Ⅰ~Ⅳ)(必修) |
素质目标: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学生机体进行科学培育;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培养学生健康体魄与运动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克服困难及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大学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熟知动作构成要素。 能力目标: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掌握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能够初步运用获得的知识技能锻炼身体,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
1.太极拳; 2.篮球; 3.排球; 4.足球; 5.羽毛球; 6.乒乓球; 7.健美操; 8.跆拳道; 9.体育舞蹈; 10.素质拓展; 11.各类运动比赛、活动。 |
1.科学规划教学内容,与职业、专业相结合,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恰当应用信息技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考试课: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第一、二、三、四学期连续开设,6学分,学时108。 |
9 |
大学英语(Ⅰ~Ⅳ)(必修) |
素质目标:通过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国际视野,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 知识目标:掌握必要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知识;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充分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 能力目标:具备必要的听、说、读、看、写、译技能;能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能够完成简单的跨文化沟通任务;具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能够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能运用英语学习策略。 |
1.人文底蕴; 2.职业规划; 3.职业精神; 4.社会责任; 5.文化交流; 6.生态环境; 7.职场环境。 |
1.科学规划教学内容,与职业、专业相结合,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恰当应用信息技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考试课: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8学分,144学时。 |
10 |
形势与政策(必修) |
素质目标: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家国情怀与远大理想。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国内国际形势,深刻领会与理解党和囯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 能力目标:培养辨别是非、辨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教育部社政司和四川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内容; 2.党的建设; 3.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4.当下国际、国内形势热点、焦点问题; 5.我院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
多1.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为主; 2.考查课,形成性评价(平时表现、作业、德育等)占60%,期末教学考核占40%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第一、二、三、四、五学期开设,1学分,共40学时。 |
11 |
劳动教育(必修) |
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知识目标:熟悉劳动组织方法、劳动安全知识和劳动法规等。 能力目标:具备必备的劳动能力与劳动技能。 |
1.劳动精神; 2.劳模精神; 3.工匠精神; 4.劳动组织; 5.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 |
1.采用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项目化教学,运用探究式、讨论式、活动式、小组竞争等多种教学方法; 2.教学过程中辅以分批次带领学生参加实际生产生活劳动等教学实践; 3.考查课,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2学分,36学时。 |
1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 |
素质目标: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视。 知识目标: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和职业规划的流程,掌握职业分类,熟悉专业涉及的职业群特性。 能力目标:具备清晰的自我认知的能力和职业探索的能力,能够作出职业生涯决策并制定详细职业发展规划。 |
1.自我认知; 2.职业认知; 3.生涯决策; 4.行动计划的制定; 5.生涯规划展示。 |
多1.采取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讨论、启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授课。 2.考查课,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第一学期开设,1学分,18学时。 |
13 |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 |
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提高自信,顺利融入社会,经受就业挫折。 知识目标: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国家的就业形势及政策,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等。能力目标:具备就业信息搜集能力,熟练掌握求职信与个人简历的写作技巧,熟悉笔试、面试流程,能够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就业权益。 |
认清就业形势、调试就业心理、了解就业流程、做好就业准备、掌握求职技巧、维护就业权益、适应职业环境、模拟面试等 |
多媒体教室授课,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运用活动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模拟就业流程,教学中可辅以讲座、模拟面试等教学实践。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其中技能考核占比达60%以上。第四学期开设,1学分,18学时。 |
14 |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 |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 能力目标:掌握文字、表格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和办公信息计算机化工作的能力。 |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Windows7系统的使用; 3.文档处理Word2010; 3.电子表格处理Excel2010; 4.演示文稿制作PowerPoint2010; 5.局域网和Internet应用及常用工具软件等内容 |
1.运用启发、讨论、探索、参与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任务为驱动的项目教学方式; 2.考查课,采取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第一、二学期开设,2学分,36学时。 |
15 |
公共艺术(Ⅰ~Ⅱ)(必修) |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及观察艺术文化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的起源、本质和特征;了解艺术的种类和门类之间的关系;了解各门类艺术的创作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艺术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规律。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基本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和分析艺术发展规律、评论艺术作品的能力。 |
1.艺术的本质 2.艺术的门类 3.艺术的发展 4.艺术创作 5.艺术作品 |
1. 公共艺术课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探索和揭示各类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应将艺术的原理与具体的艺术相结合进行教学,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问答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 2.考查课,采取过程考核为主(60%)、结果考核为辅(40%)的考核方式。第一、二学期开设,2学分,36学时。 |
16 |
国家安全教育 |
素质目标: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国家安全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能力目标: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使学生能够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积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活动。 |
|
|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运动与营养、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艺术概论、运动伤病防护与急救、运动解剖基础、音乐基础与应用7门课程。
表6-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运动与营养 |
素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运动营养学关注自身健康以及合理的膳食,促进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知识目标:解熟悉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运动与健康膳食指导、营养与健身运动、不同健身人群的营养需求、体力活动和营养与常见慢性病,不同人群运动员的营养代谢特点和需要等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为不同健身需求人群、运动员、常见慢性病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的能力 |
运动营养学基础 健身运动的合理营养 健身人群膳食营养 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健身人群的膳食营养 常见慢性病患者锻炼期间的膳食营养 运动员膳食营养 运动锻炼与常用药膳 |
运用启发、讨论、探索、参与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2 |
运动生理学 |
素质目标:认识学习生理的基础价值,乐于学习以刻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身体活动对机体各个系统会让器官功能的影响以及基本机能,注重掌握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以及身体活动的影响。它将为开展体育运动,科学训练,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运动时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运动中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不同人群科学训练方法,促进恢复的手段等。 |
绪论、肌肉活动、能量代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内分泌调节、免疫与运动、血液与运动、呼吸与运动、血液循环与运动、消化、吸收与排泄、身体素质、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运动技能形成、环境与运动、 |
运用启发、讨论、探索、参与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3 |
体育艺术概论 |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增强人文素质 知识目标:掌握艺术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了解并熟悉主要体育艺术门类知识。 能力目标: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
人类思维实质与思想形成,艺术思想形态特征,艺术思想的显现及其特征,艺术思想观念的显现等问题。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艺术实践经验,以现实提供的丰富材料为基础,阐明体育艺术的特性、体育艺术发展的历史规律、艺术作品的构成以及艺术的欣赏和评论等。 |
运用启发、讨论、探索、参与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4 |
运动解剖学 |
素质目标:认识学习运动解剖的基础价值,乐于学习以刻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掌握常用解剖学术语、人体的基本生命特征和机能调节、人体的基本构成、骨与骨连接、骨骼肌生理特性、血液、人体八大系统、感觉器官、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熟练运用专业术语和利用专业知识分析运动训练动作原理的能力; |
人体的基本构筑(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骨骼肌运动原理、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体育运动对人体运动器官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概述 |
采用线下教学模式,运用启发、讨论、探索、参与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5 |
运动伤病防护与急救 |
素质目标:使学生通运动损伤与急救课程让学生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康; 知识目标:掌握运动损伤的成因、类型和处理;拉伸、贴扎与护具等的应用;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运动损伤的康复知识与技术;常见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筛查、防护、诊断及急救。 能力目标:能够对常见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进行筛查、防护、诊断及急救能力。 |
运动损伤的成因、类型和处理;拉伸、贴扎与护具等的应用;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运动损伤的康复知识与技术;常见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筛查、防护、诊断及急救。 |
运用启发、讨论、探索、参与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6 |
芭蕾基础训练教学法 |
素质目标:透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芭蕾形体训练技术 能力目标:透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必须的灵活与协调潜力 |
舞蹈基本训练、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综合训练,动作提高; |
运用启发、讨论、探索、参与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7 |
音乐基础与应用 |
素质目标: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 知识目标:通过课程教学,是舞蹈专业的学生能正确理解音的基本性质、乐谱中的常用标记,正确的记乐谱中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各种节奏组合、音程、和旋、调式音阶及旋律,正确的分析常见大小调式作品的调式、调性,为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紧密关系,能根据音乐本体有关要素、理解、分析相关舞蹈作品、舞蹈音乐,提高舞蹈鉴赏能力和舞蹈审美能力 |
音高与记谱法、音的长短预计浦发、节奏与节拍、音程、和旋 |
运用启发、讨论、探索、参与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舞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I-IV;舞蹈创编基础、剧目编排、摩登舞动作分析与编舞I-IV,10门必修课程。
表6-3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 (Ⅰ-IV) |
1.知识目标:基本掌握舞蹈的普及知识,包括舞蹈基本常识、训练常识、风格常识与辨别常识。让学生在舞蹈基础课上不仅对舞蹈有微观认识,并且要达到对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认识。 2.能力目标:在训练与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创造性,让学生身、心、脑得到全面的锻炼。学会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 3.素质目标: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 |
本课程主要学习体育舞蹈的中的拉丁五项,即伦巴,恰恰恰,牛仔,桑巴,斗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拉丁五项的基本技术动作和成品舞。 |
运用语言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模仿与分组练习法、观看录像视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练习与展示。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2 |
剧目编排 |
1.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队形排练、音乐与舞蹈配合 2.能力目标:掌握表演能力、教学能力、训练应用能力、教学表演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台词记忆、舞台表现能力 |
完成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以及群舞剧目的排练和学习,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多给予一种方法,而非单纯的动作传授 |
运用语言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模仿与分组练习法、观看录像视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练习与展示。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4 |
舞蹈创编基础 |
1.知识目标: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术语;掌握舞蹈的基础形体训练内容和知识;了解民族民间舞的特点和舞蹈风格;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编;能够对不同的舞蹈作品进行赏析。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及幼儿舞蹈授课及创编的基本能力;具备从事舞蹈教育工作中针对舞蹈教育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运用到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具备舞蹈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舞蹈授课及创编的基本能力。 3.素质目标:具备创新意识、终生学习意识和终生体育意识。 |
能独立编排各类体育舞蹈的技能课程内容主要由编舞基础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编舞基础理论、编舞概述、编舞的类型、编舞的基本方法、编舞技法种类、编舞中的形式感、编舞中的节奏感。第二部分为动作元素编舞实践:,包括:动态元素的开掘、动作元素的变化、舞句的编织、舞段的编织。 |
运用语言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模仿与分组练习法、观看录像视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练习与展示。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5 |
摩登舞动作技巧分析与编舞I-IV |
1.知识目标:较系统的掌握摩登舞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了解本项目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知识; 2.能力要求: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本专项技术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素质目标:全面掌握各种舞种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
摩登舞基本站立、基本身形和运步技巧;华尔兹基本技术技巧、维也纳华尔兹基本技术技巧;探戈基本技术技巧、快步基本技术技巧、狐步基本技术技巧 |
运用语言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模仿与分组练习法、观看录像视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练习与展示。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3.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健美操训练与指导、健身瑜伽、晚功、流行舞4门课程。
表6-4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健美操训练与指导 |
1.知识目标:掌握健美操锻炼的相关知识,以及健美操创编的原则与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创编科学、有趣、有效的健美操。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
以团队为单位,共同创编团体操组合动作,并进行简单的队形变化,形成团队意识。学习掌握基本套路,能够自我编制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操舞动作,提高本专项所需要的体能需求,掌握音乐编辑的知识和技能。 |
运用语言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模仿与分组练习法、观看录像视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练习与展示。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2 |
健身瑜伽 |
1.知识目标:了解瑜伽的起源与发展、瑜伽的不同流派和练习风格;掌握瑜伽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以及常用健身瑜伽体式的练习要领;掌握瑜伽课程创编的原则和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规范练习并示范常用健身瑜伽体式动作,能够独立编排瑜伽课程。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瑜伽运动的兴趣以及乐于奉献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
瑜伽的起源与发展; 瑜伽的流派; 瑜伽练习的好处 健身瑜伽的起源与发展; 健身瑜伽的呼吸方式; 健身瑜伽的体式动作及练习注意事项; 健身瑜伽体式动作编排的原则及方法 |
运用语言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模仿与分组练习法、观看录像视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练习与展示。以过程考核(60%)为主,结果考核(40%)为辅的考核方式。 |
(三)职业证书
技能证书包含通用技能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其中,通用技能证书包含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其他相关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执)业资格证书、行业培训证书等。学生在读期间需至少获得一项通用技能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每个证书折算1个学分,大学期间获得技能证书2个学分(第5学期)。
表6-5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证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称 |
发证单位 |
等级 |
简要说明 |
体育舞蹈教练员 |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 |
三级 |
培训结束后需通过相关考试或考核才能获取证书 |
体育舞蹈裁判员 |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 |
三级 |
培训结束后需通过相关考试或考核才能获取证书 |
中国健身瑜伽教练员 |
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全国健身瑜伽指导委 |
初级 |
培训结束后需通过相关考试或考核才能获取证书 |
社会体育指导员 |
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
三级 |
培训结束后需通过相关考试或考核才能获取证书 |
(四)实践教学
表6-6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认知实习 |
素质目标: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强化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 知识目标:掌握专业舞蹈基本技术以及就业要求,了解本专业实习大概方向以及就业职责,以便轻松应对接下来的实习 能力目标:能进行自主编创节目、能应付不同年龄阶段的舞蹈教学要求、以及专业能力达到基本水平 |
1.舞蹈编创 2.不同年龄阶段对于本专业的需要 3.了解运营一个专业机构所要具备的一系列要求 4.熟悉基本专业基本步知识、每个阶段教学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
1.教学条件:校内实训室开展教学。 2.师资要求:教师应具有专业的读图、设计、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理论基础。 3.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线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运用项目、讲授、演示、实操等组织形式,采用启发、参与、探究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
2 |
舞蹈表演综合 实训 |
素质目标: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塑造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加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专业基本技术、基本的创编思路、各年龄阶段教学要点 能力目标:能进行自主编创节目、能应付不同年龄阶段的舞蹈教学要求、以及专业能力达到基本水平 |
1.舞蹈基本功实训 2.舞蹈创编实训 3.舞蹈教学模拟实训 |
1.教学条件:校内实训基地。 2.师资要求:教师应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一年以上的丰富实践经历,能够指导学生技能操作。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创编以及教学能力、以及模拟在外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线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校内实训基地运用实际项目,讲授、演示、分组实操等组织形式,采用启发、参与、探究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
3 |
毕业报告 |
素质目标: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素养,塑造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培养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专业基本技术、基本的创编思路、各年龄阶段教学要点 能力目标:能进行自主编创节目、能应付不同年龄阶段的舞蹈教学要求、以及专业能力达到基本水平备。 |
1.毕业报告选题; 2.毕业报告选题确定; 3.毕业报撰写; 4.根据意见修改毕业报告; 5.答辩。 |
1.教学条件:基于岗位实习工作内容开展教学。 2.师资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对毕业设计总体要求有准确的认识和全局的把握。 3.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与用人企业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线上指导,运用项目、讲授等组织形式,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参与法、实践法、引导启发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
4 |
岗位实习 |
素质目标: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素养,塑造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培养团队协作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提升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专业基本技术、基本的创编思路、各年龄阶段教学要点 能力目标:能进行自主编创节目、能应付不同年龄阶段的舞蹈教学要求、以及专业能力达到基本水平 |
1.舞蹈表演; 2.舞蹈教学; 3.舞蹈运营; |
1.教学条件:基于顶岗实习工作内容开展教学。 2.师资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的工作技能和丰富的指导经验。 3.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与顶岗实习单位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线下指导,运用项目等组织形式,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参与法、实践法、引导启发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
(五)学时安排
总学时为2942学时,每18学时折算1学分。公共基础课总学时占总学时的29.64%,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61.11%。其中,根据实际情况,集中、分阶段安排实习累计时间不低于6个月。各类选修课程学时累计占总学时的10.2%。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课时与学时分配表
课程平台 |
课程 门数 |
课时数 |
学时分配 |
学分分配 |
备注 |
总课时 |
实践 课时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分 分配 |
占总学分比例 |
公共基础 |
公共基础必修 |
35 |
872 |
366 |
872 |
29.64% |
43 |
27.22% |
|
公共基础选修 |
1 |
36 |
0 |
36 |
1.22% |
2 |
1.26% |
|
公共基础限选 |
5 |
180 |
0 |
180 |
6.12% |
10 |
6.33%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基础 |
7 |
396 |
108 |
396 |
13.46% |
22 |
13.92% |
|
专业核心 |
10 |
720 |
586 |
720 |
24.47% |
40 |
25.32% |
|
专业拓展 |
2 |
108 |
108 |
108 |
3.67% |
6 |
3.80% |
|
实践教学 |
认识实习 |
1 |
18 |
18 |
18 |
0.62% |
1 |
0.63% |
|
舞蹈表演综合实训 |
1 |
72 |
72 |
72 |
2.72% |
4 |
2.82% |
|
技能证书 |
1 |
36 |
36 |
36 |
1.36% |
2 |
1.41% |
|
岗位实习 |
1 |
432 |
432 |
432 |
14.68% |
24 |
15.19% |
|
毕业报告 (设计) |
1 |
72 |
72 |
72 |
2.45% |
4 |
2.53% |
|
合计 |
64 |
2942 |
1798 |
2942 |
100% |
158 |
100% |
|
实践性教学学时比例 |
61.11%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第一学年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年主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第三学年主要开设综合实训、岗位实习、毕业报告等。
(二)教学进程安排
表7-1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课时与学时分配表
课程 |
序号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 性质 |
学分 |
总 学时 |
实践学时 |
周 学 时 |
考核方式 |
课 程 类 型 |
备注 |
|
|
一学年 |
二学年 |
三学年 |
|
1期 |
2期 |
3期 |
4期 |
5期 |
6期 |
|
公共基础 |
公共 基础 必修 |
1 |
000001 |
军事技能 |
必修 |
2 |
112 |
112 |
2 |
|
|
|
|
|
考查 |
C |
≥14天 (一天计8个课时) |
|
2 |
000002 |
军事理论 |
必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查 |
A |
|
|
3 |
00000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必修 |
3 |
54 |
18 |
3 |
|
|
|
|
|
考试 |
B |
|
|
4 |
00000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必修 |
3 |
54 |
18 |
|
3 |
|
|
|
|
考试 |
B |
|
|
5 |
0000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必修 |
2 |
36 |
18 |
|
2 |
|
|
|
|
考试 |
B |
|
|
6 |
000006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Ⅰ~Ⅳ) |
必修 |
3 |
54 |
18 |
1 |
1 |
0.5 |
0.5 |
|
|
考查 |
B |
|
|
7 |
000007 |
|
8 |
000008 |
|
9 |
000009 |
|
10 |
000010 |
大学体育(Ⅰ~Ⅳ) |
必修 |
6 |
108 |
108 |
2 |
2 |
1 |
1 |
|
|
考查 |
C |
|
|
11 |
000011 |
|
12 |
000012 |
|
13 |
000013 |
|
14 |
000014 |
大学英语(Ⅰ~Ⅳ) |
必修 |
8 |
144 |
0 |
2 |
2 |
2 |
2 |
|
|
考试 |
A |
|
|
15 |
000015 |
|
16 |
000016 |
|
17 |
000017 |
|
18 |
0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Ⅰ~Ⅱ) |
必修 |
2 |
36 |
18 |
1 |
1 |
|
|
|
|
考查 |
B |
|
|
19 |
000019 |
|
20 |
000020 |
公共艺术(Ⅰ~Ⅱ) |
必修 |
2 |
36 |
18 |
1 |
1 |
|
|
|
|
考查 |
B |
|
|
21 |
000021 |
|
22 |
00002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必修 |
1 |
18 |
9 |
1 |
|
|
|
|
|
考查 |
B |
|
|
23 |
000020 |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
必修 |
1 |
18 |
9 |
|
|
|
1 |
|
|
考查 |
B |
|
|
24 |
000021 |
环境保护概论 |
必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查 |
A |
|
|
25 |
000025 |
形势与政策(Ⅰ~Ⅴ) |
必修 |
1 |
40 |
0 |
0.2 |
0.2 |
0.2 |
0.2 |
0.2 |
|
考查 |
A |
|
|
26 |
000026 |
|
27 |
000027 |
|
28 |
000028 |
|
29 |
000029 |
|
30 |
000030 |
劳动教育(Ⅰ~Ⅳ) |
必修 |
2 |
36 |
20 |
0.5 |
0.5 |
0.5 |
0.5 |
|
|
考查 |
B |
|
|
31 |
000031 |
|
32 |
000032 |
|
33 |
000033 |
|
34 |
000034 |
大学语文 |
必修 |
2 |
36 |
0 |
|
2 |
|
|
|
|
考查 |
A |
|
|
35 |
000068 |
国家安全教育 |
必修 |
1 |
18 |
0 |
|
2 |
|
|
1 |
|
考查 |
A |
|
|
小计 |
43 |
872 |
366 |
17.7 |
14.7 |
4.2 |
5.2 |
1.2 |
0 |
|
|
|
|
公共基础限选 |
1 |
000041 |
职业形象管理与商务礼仪 |
限选 |
2 |
36 |
18 |
2 |
|
|
|
|
|
考查 |
B |
|
|
小计 |
2 |
36 |
18 |
2 |
0 |
0 |
0 |
0 |
0 |
|
|
|
|
公共 基础选修 |
1 |
00004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选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查 |
A |
|
|
2 |
000043 |
创新创业基础 |
选修 |
2 |
36 |
0 |
|
2 |
|
|
|
|
考查 |
A |
|
|
3 |
000044 |
“四史”教育 |
选修 |
2 |
36 |
0 |
|
|
2 |
|
|
|
考查 |
A |
|
|
4 |
000045 |
职业形象与商务礼仪 |
选修 |
2 |
36 |
0 |
|
|
|
2 |
|
|
考查 |
A |
|
|
5 |
000046 |
应用文写作 |
选修 |
2 |
36 |
0 |
|
|
|
2 |
|
|
考查 |
A |
|
|
6 |
000047 |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
选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查 |
A |
|
|
7 |
000048 |
幸福心理学 |
选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查 |
A |
|
|
8 |
000049 |
情商与智慧人生 |
选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查 |
A |
|
|
9 |
000050 |
中华诗词之美 |
选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查 |
A |
|
|
10 |
000051 |
音乐鉴赏 |
选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查 |
A |
|
|
11 |
000052 |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 |
选修 |
2 |
36 |
0 |
|
2 |
|
|
|
|
考查 |
A |
|
|
12 |
000053 |
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 |
选修 |
2 |
36 |
0 |
|
2 |
|
|
|
|
考查 |
A |
|
|
13 |
000054 |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 |
选修 |
2 |
36 |
0 |
|
2 |
|
|
|
|
考查 |
A |
|
|
14 |
000055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
选修 |
2 |
36 |
0 |
|
2 |
|
|
|
|
考查 |
A |
|
|
15 |
000056 |
法律与社会 |
选修 |
2 |
36 |
0 |
|
2 |
|
|
|
|
考查 |
A |
|
|
16 |
000057 |
垃圾分类 |
选修 |
2 |
36 |
0 |
|
|
2 |
|
|
|
考查 |
A |
|
|
17 |
000058 |
经济学原理(上):中国故事 |
选修 |
2 |
36 |
0 |
|
|
2 |
|
|
|
考查 |
A |
|
|
18 |
000059 |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
选修 |
2 |
36 |
0 |
|
|
2 |
|
|
|
考查 |
A |
|
|
19 |
000060 |
茶文化与茶艺鉴赏 |
选修 |
2 |
36 |
0 |
|
|
2 |
|
|
|
考查 |
A |
|
|
20 |
000061 |
中国旅游文化欣赏 |
选修 |
2 |
36 |
0 |
|
|
2 |
|
|
|
考查 |
A |
|
|
21 |
000062 |
大学美育 |
选修 |
2 |
36 |
0 |
|
|
|
2 |
|
|
考查 |
A |
|
|
22 |
000063 |
职业基本素养 |
选修 |
2 |
36 |
0 |
|
|
|
2 |
|
|
考查 |
A |
|
|
23 |
000064 |
初入职场必备技能 |
选修 |
2 |
36 |
0 |
|
|
|
2 |
|
|
考查 |
A |
|
|
24 |
000065 |
市场营销技术 |
选修 |
2 |
36 |
0 |
|
|
|
2 |
|
|
考查 |
A |
|
|
小计 |
10 |
180 |
0 |
4 |
2 |
2 |
2 |
0 |
0 |
|
|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基础 |
1 |
290001 |
运动与营养 |
必修 |
2 |
36 |
0 |
2 |
|
|
|
|
|
考试 |
A |
|
|
2 |
290002 |
运动生理学 |
必修 |
4 |
72 |
0 |
|
4 |
|
|
|
|
考试 |
A |
|
|
3 |
290003 |
体育艺术概论 |
必修 |
2 |
36 |
0 |
|
2 |
|
|
|
|
考试 |
A |
|
|
4 |
290004 |
芭蕾基础训练教学法 |
必修 |
4 |
72 |
72 |
4 |
|
|
|
|
|
考查 |
C |
|
|
5 |
290005 |
运动伤病防护与急救 |
必修 |
2 |
36 |
0 |
|
|
2 |
|
|
|
考查 |
A |
|
|
6 |
290006 |
运动解剖基础 |
必修 |
4 |
72 |
0 |
|
|
4 |
|
|
|
考查 |
A |
|
|
7 |
290007 |
音乐基础与应用 |
必修 |
4 |
72 |
36 |
|
|
|
4 |
|
|
考查 |
B |
|
|
小计 |
22 |
396 |
108 |
6 |
6 |
6 |
4 |
0 |
0 |
|
|
|
|
专业核心 |
1 |
290008 |
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I |
必修 |
6 |
108 |
90 |
6 |
|
|
|
|
|
考查 |
B |
|
|
2 |
290009 |
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II |
必修 |
6 |
108 |
90 |
|
6 |
|
|
|
|
考查 |
B |
|
|
3 |
290010 |
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III |
必修 |
6 |
108 |
90 |
|
|
6 |
|
|
|
考查 |
B |
|
|
4 |
290011 |
舞蹈创编基础 |
必修 |
4 |
72 |
36 |
|
|
4 |
|
|
|
考查 |
B |
|
|
5 |
290012 |
拉丁舞动作分析与编舞IV |
必修 |
6 |
108 |
108 |
|
|
|
6 |
|
|
考查 |
B |
|
|
6 |
290013 |
剧目编排 |
必修 |
4 |
72 |
36 |
|
|
|
4 |
|
|
考查 |
B |
|
|
7 |
290014-290017 |
摩登舞动作分析与编舞I-IV |
必修 |
8 |
144 |
136 |
2 |
2 |
2 |
2 |
|
|
考查 |
B |
|
|
小计 |
40 |
720 |
586 |
8 |
8 |
12 |
12 |
0 |
0 |
|
|
|
|
专业拓展 |
1 |
290018 |
健美操训练与指导 |
必修 |
4 |
72 |
72 |
|
|
4 |
|
|
|
考查 |
C |
|
|
2 |
290019 |
健身瑜伽 |
选修 |
2 |
36 |
36 |
|
|
|
2 |
|
|
考查 |
C |
|
|
小计 |
6 |
108 |
108 |
0 |
0 |
4 |
2 |
0 |
0 |
|
|
|
|
实践教学 |
1 |
290026 |
认识实习 |
必修 |
1 |
18 |
18 |
1 |
|
|
|
|
|
考查 |
C |
|
|
2 |
290027 |
舞蹈表演综合实训 |
必修 |
6 |
108 |
108 |
|
|
|
|
6 |
|
考查 |
C |
6周 |
|
3 |
290028 |
岗位实习 |
必修 |
24 |
432 |
432 |
|
|
|
|
12 |
12 |
考查 |
C |
24周 |
|
4 |
290025 |
毕业报告 |
必修 |
4 |
72 |
72 |
|
|
|
|
|
4 |
考查 |
C |
4周 |
|
小计 |
35 |
630 |
630 |
1 |
0 |
0 |
0 |
18 |
16 |
|
|
|
|
总计 |
158 |
2942 |
1798 |
38.7 |
30.7 |
28.2 |
25.2 |
19.2 |
16 |
|
|
|
|
备注:综合实训、岗位实习、毕业报告一周记为1个学分,18个课时。 |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约为60%,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具有合理的梯队结构。特聘请行业的省、国家队教练;国家或国际级裁判员;高级、国家级舞蹈教师,并同时具有在舞蹈教学丰富的工作经验的高技能水平的人才,到实训基地担任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逐步形成一支以实践技能教学主要由以上具有高技能水平的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完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专任教师
本专业已有专任教师4名,都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或本专业领域有关技能证书。专任教师都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扎实的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计划安排累计6个月的企业实践。
3.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很好地把握国内外体育艺术表演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体育舞蹈运动项目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舞蹈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舞蹈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
配备有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验实训室
(1)形体训练室
形体训练室配备把杆、墙面镜、瑜伽垫、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仪器等器材,用于形体训练、舞蹈训练、瑜伽、健美操等基本技术动作训练与教学。
(2)健身健美训练与体能训练室
健身健美训练与体能训练室配备有各种多功能组合力量练习器、卧推架、深蹲架、杠铃、哑铃、跑步机、功率自行车、动感单车、体能训练包、平衡球、力量棒、各级别药球、弹力带、瑞士球等器材;用于健身训练与体能训练理论教学与实操、核心力量练习实操、上下肢力量训练实操。
(3)小剧场(舞蹈汇报展示厅)
小剧场(舞蹈汇报展示厅)配置有灯光、音响、播放设备,,配置可移动观众席等设施,辅助配备化妆、服装、道具室,用于汇报演出、剧目排练、对外演出等综合实训。
(4)实验剧场
实验剧场配置有具有专业标准的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设备,具有配套的化妆间、服装间、道具室,用于汇报演出、专业比赛、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训。
3.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
具备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择优选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了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体育艺术表演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艺术规范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3种以上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有20万册电子图书,2间电子阅览室。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够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1.强化课程思政力度
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提炼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程标准,写进教案或教学课件,作为教学内容进课堂,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2.推进课程标准运用
各专业课程标准应及时公开或发布,授课教师要熟知专业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教学要求,科学制订授课计划,规范编写、严格执行教案或教学课件,做好课程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按程序选用教材或编写特色校本教材,合理运用各类教学资源,做好教学组织实施。
3.深化“三教”改革措施
将教师、教材、教法要求纳入课程标准内容,加强课程教学条件和教学实施的完善设计。建设符合项目化、模块化、碎片化、微整化教学需要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健全教材选用制度,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开发专业特色的活页式教材或工作手册。贯彻“技术服务社会、实践融入教学”理念,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4.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形”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学习评价
在课程标准中加强考核评价设计,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績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两项占比原则上分别不得低于30%、30%:结果考核原则上以理论知识测试与专业技能抽查相结合设计,占比不高于40。构建家、校、师生、行业企业、第三方等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口试、笔试、答辩、鉴定、抽考等形式多样的考核评价体系,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方位智能化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監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专们制定计划方案,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六)质量管理
1.学院和系建立有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有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院和系具有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有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院建立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专业规定的教学活动,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2942学时、158学分,达到与培养目标及规格相匹配的规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